|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N .中国开放个人注册两周卷起抢注旋风
9 Y, `; ?! v3 S, | , m/ l5 i1 E: A. T5 ]
' i9 W5 X3 r8 o7 c7 v& m4 D 从5月29日零时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开放个人.CN和.中国域名注册,域名注册主体扩大至自然人,一时间,多家域名注册商借机纷纷推出域名注册优惠活动。& s4 U3 _: f0 Y. m: R$ O
) a; I5 q% \% i* @* ^; K& j; B 自开放以来,“玉米虫”(域名投资者)趁机开始扫货。而中国万网、新网等域名注册商近日披露,“.CN”“.中国”域名向个人开放两周来,两个域名每天分别有超过1万个新名称成功注册,注册量比向个人开放前的日均水平提高了10倍以上,个人姓名成为域名注册的新热门。3 ]' u6 Z! X5 g" G, Z" N
g: g0 V1 D: L t, L' y6 | 宝宝域名成“六一”新礼物
; V( M7 ~6 X& [- a. d' D5 ]4 C
& }5 O/ M* y! `# Q .CN一直是我国国家顶级域名。据统计,自2009年12月CNNIC禁止个人注册.CN域名以来,.CN域名的保有量已经从高峰时的1300多万个减至目前的300多万个,释放出1000万个姓名空间。
, t, B/ B* J# {) j 6 P) t& {! U& |1 O5 R1 {
目前,个人可以注册与自己姓名完全一致或强相关的域名,如“姓+名”或“姓+名”对应的英文全拼前后再加入任意汉字及符合域名命名规则的字符、字母和数字。! I3 G9 Z* ^" u/ r0 \/ d) B
6 t8 _" ]% @$ j& ?4 ]7 v
网上便捷的注册方式,使得“玉米虫”们在个人域名注册解禁后蜂拥而至。
* Q; Z* e/ U; O) v : }9 u+ Q& K" n' ]
新网有关人士介绍,近期在新网注册的域名90%都是由自然人申请,约有80%的个人用户注册了与自己姓名相关的“.CN”和“.中国”域名。特别是在“六一”儿童节前后,很多家长都是一次签下10年左右的域名使用权,让写有宝宝名字的姓名域名成为孩子成长的见证。
3 o/ a, |' u& m
# U- P! M5 L) z8 E' w' b “玉米虫”小阳说,姓名域名的用途多集中在微博、相册、博客等自媒体应用上。不仅是姓名域名受到关注,其他与个人特色相关的字符,如网名、QQ号等,也被大量用于个人域名注册,从而带动个性化网络建站应用。: O, _8 O1 e8 M2 N1 Y! f2 y/ H
9 l6 x f5 T3 s% ?" ~ 名人域名成抢注热门
9 w% d3 B# _: u0 b( b5 I; W7 V
7 O: D4 J R1 R CNNIC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个人域名开放后,普通个人凭借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注册上述域名。而在一些以域名抢注为职业的“玉米虫”眼中,除了自用域名,名人域名也是一个有机会抢注的领域。' v4 `2 h- j2 H* G
\. f& O) K; i1 |9 L' V8 H 记者在注册商网站上看到,目前国内体坛一些名人域名早已被抢注。比如刚刚结束法网征程的中国网坛一姐李娜lina.com/.cn,与姚明、易建联相关的yaoming.com/.cn/.com.cn/.net,以及yi-jianlian.com/.net等姓名域名均被抢注。2 v# R8 d/ G" ?
\; h4 A) Y: S! [% k4 U7 B2 x
“此次.CN针对个人开放,将引发新一轮的名人域名注册热潮,因为我国同名同姓的人非常多,如果遇到重名的情况,将采取先注先得的方式。”中国万网副总裁宋瑛桥表示,注册商近期纷纷推出大幅度优惠措施,个人姓名域名的注册价格将远远低于.CN目前的市场价值。例如,中国万网将姓名域名的价格降至每年12元。1 |0 S5 z. j0 g9 a4 c) {" b* f6 o
C0 V0 P6 t" v2 V4 E6 b4 Q “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用户购买域名的门槛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宋瑛桥表示,相比个人姓名域名,大多数老字号和知名商业品牌的域名目前仍是被品牌持有者掌握在自己手中。$ G+ T+ r/ f; {, V
( a. j9 w' [; U 恶意抢注域名将被勒令归还
- D% t8 p3 y* C6 H1 `: X% \
* ^" p. d5 B$ ~& X/ C .CN和.中国域名对个人开放注册,势必造成注册数量的大幅攀升,恶意抢注现象是否会因此扩大?律师刘永沛认为,公众对此不必太过担心。+ z2 w9 p l) G8 I( }! o
6 O$ Z, F/ l+ |+ \/ C 据介绍,恶意抢注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约束。有关域名纠纷的司法解释明确,如果名人姓名、知名商标的域名持有人对外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便会当然地认定为行为人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恶意抢注”的域名也须归还给合法所有者。1 n" e0 V& W6 ]0 |- w' z
1 Q# @6 \5 _7 b9 e# a6 l) O& y 近期备受关注的周立波域名一案便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 I4 j6 w& q/ x# |- `7 a+ t _) F
. U: t; B% {! U/ j, V4 u" h4 V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立波本人对“周立波”这一姓名享有合法权益,涉案域名“zhoulibo.com”与周立波姓名的拼音“zhoulibo”完全相同,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认,但原注册人仍将域名与周立波相关联,并以10万元的价格出售,以期获得不正当利益,具有明显恶意,系不正当竞争行为。$ ~9 @" T+ t4 }2 \ ^. g5 S* b
4 k t* A. ` N' ^' K+ z3 W) a
“实际上,全球很多国家的顶级域名都向自然人开放,恶意抢注现象并不会因此被放大。”一家域名注册商表示,作为一个互联网投资机会,域名抢注的实质是靠脑子挣钱,因为洞察先机的注册人未来有可能与相关企业和个人合作;一旦注册人因为漫天要价,而被认定为“恶意抢注”,只会得不偿失。
' m$ @9 H) a9 @# i& P0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