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马晓芳
6 f% l* M) L" I: t _" d4 `8 t. E& C3 o- R; w
宽带接入反垄断舆论战的第二场战役已经开打。
[8 k% t' r! ?( e+ o2 E D n6 ~. d% J1 n
针对《人民邮电报》对央视有关报道的驳斥,央视官网日前推出专题,直斥电信、联通“南北割据”,质疑其“伪竞争”,对接入服务商搞“黑名单”,导致“企业、消费者皆被‘坑’”。
' a7 f# P8 ]6 J* \- w Y, H e1 y' h. T" ]3 N6 m
此前,新华社曾质疑国家发改委公布正在进行中的调查不合程序,且称这场争议是同消费者无关的“神仙战”。对此,央视官网专题中也为国家发改委辩护,称公布立案并不违法违规,公民有知情权,而这场争议有利于打破垄断格局,对消费者有益。3 h, K4 s$ p9 r: {, |8 E
' l2 f" J1 V3 t4 l3 q第一轮“战报”
/ F; S c! t- v8 ]; ^; P( u9 v6 \2 L. t2 r; [0 G& A/ H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接受央视采访,披露了发改委正在针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宽带接入市场展开反垄断调查一事。此事随即在行业里引起了巨大波澜。
y P8 i, n* |; |
9 b+ G( K0 R/ k" O" o8 [11月11日,工信部下属媒体、代表运营商声音的《人民邮电报》用头版文章指责央视“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称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是针对SP接入市场而不是公众市场的,SP接入市场不涉及普通用户,与公众市场完全不同。( e+ v: g, y3 _5 `
" m' n" e3 [6 V) T9 J! ?当日,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认为,国家发改委在调查结论未出的情况下,就在全国影响力巨大的媒体上公布此事的做法“欠慎重”,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而无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最终结论如何,都与普通用户的宽带价格没有关系,是一场“神仙战”。: i. z0 b# `+ K% Z x
4 o5 \) t0 E" L, W6 m& h& c
14日,《人民日报》发表来论认为,反垄断并非“神仙战”,相反,它与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利益有着割裂不开的联系。
8 X Q. l% F% ~9 @% C
& o U! z. n8 T上述舆论战的第一轮,重量级媒体已基本分出阵营,并初步把“战火”集中于“是否垄断”、“公布调查情况是否违规”和“是否涉及消费者利益”三大焦点上。
; Y8 F! _0 ^9 R: H# B% u
' t3 ?2 z" u: r/ Q8 m/ v* M o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昨日,央视官网正式推出专题,在上述三个论题上全面回击《人民邮电报》与新华社相关报道。5 a! }4 P( S4 U: t" |3 D8 L
% Z- z$ A, S9 n/ H) u, S
央视:垄断妨害国计民生* T5 ]; I% X: {# [" G
% n$ }0 J, ~- r: y0 T
面对《人民邮电报》等方面的指责和质疑,央视在专题中以“事实:实施价格歧视企业、消费者皆被‘坑’”为标题,从多个角度论证了电信和联通在宽带市场确实存在垄断。目前尚不清楚相关数据和证据是否来自发改委。
8 ~5 _$ e: u4 f d. S, \0 J, z+ ? D6 A) O
该专题引用数字指出,目前中国60%的宽带接入用户、65%的内容资源、62%的国际出口带宽集中在中国电信,网间互联总流量中有83%流经中国电信网络;中国联通的宽带接入用户、内容资源大约是中国电信的一半,国际出口带宽占33%;其他运营商的市场占比总和不足10%。
# b$ e$ a$ h8 } R) i3 K" r7 Y: a( J- A6 c c
据此,该专题认为,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宽带接入市场,基本上是一个由中国电信占垄断支配地位、中国电信和联通两大运营商双垄断的格局。6 U" b+ D, q9 v& ^! J! Q e
b& H, H' N6 l9 ~在拥有垄断地位的背景下,该专题认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滥用了支配地位,其中包括,设立“黑白名单”执行差别定价:对同一种产品,不同用户价格不同。
( V; j/ Q2 A! A. K, |9 t9 \$ h
+ c, L2 A4 [6 k) e6 `央视网指出,中国电信将高宽带用户(45M以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联通、铁通、移动3家基础运营商,以及教育网、长城宽带两家全国性单位,必须由中国电信集团直接受理业务。中信网络和广电机构这两家地域性单位,必须由中国电信集团审批后才可受理业务。除了上述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属于第二类,中国电信省级公司可直接受理,但也要进行价格管控,避免为第一类用户提供转接。
3 _5 t; N9 ~3 c( L# a0 [7 M) M0 \- O3 G% Y0 a7 W2 C' ?) T
央视网的数据显示,中国电信给第一类用户的结算价格一般高达100万元/G/月,第二类用户的结算价格只有25万至42万元/G/月,在一些地区,二类客户的价格甚至低到10万元/G/月。( @. |2 U/ o F) f1 a
0 F, f7 k4 C; V! I u. R g
在这个过程中,央视网认为中国电信针对不同的宽带接入用户,特别是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基础运营商,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采取的垄断行为包括:拒绝交易(不准ISP购买能够接入到广电或者其他基础运营商的带宽)、价格歧视(对有竞争关系的客户,采取高价)、差别待遇(对能够形成垄断地位的ICP,采取远低于成本的低价)。
" j. Q: l3 P( }5 m$ e
. P7 w/ V1 g# z央视通过采访电信政策专家高红冰指出:“宽带接入市场的瓶颈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影响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主战场,从这一意义上讲,发改委的这次反垄断调查是无论怎么肯定都不为过。”
; y# ^- f6 X1 G0 p3 I- F1 [- N J2 t' t* x V% [4 ?
借力反垄断民意
! R7 g7 v9 o0 r- k1 h" k: n+ a7 V0 A
由其论证方式可以看出,央视网不希望纠结于“调查针对SP接入市场”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力图把焦点引向整个互联网接入的垄断格局及其后果的原则性问题上去。( m5 o# h1 H2 M/ Z1 m& L
3 U, Z2 e# l" S5 W4 T* D# I5 M8 ^那么,此次反垄断调查是否与消费者相关?
6 P: A, f3 L( `* I( P( G" \8 j* |' T. L) O1 D' M+ f" h1 L
央视及发改委引述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但是,平均一兆/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b: F' M) S5 H- ^* w# w
" r1 ^& }' h% k. V4 p
“在香港,包月享受1G(1G=1024M)带宽只需要199港元,约合162元人民币,而在北京1M带宽包月就要150元!为什么价格降不下来,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的竞争。”高红冰在采访中表示。
: |$ ?( f v1 u4 x v8 e1 _4 n% S7 |& Z
实际上,有关电信行业“低质高价”的投诉,在消费者中一直非常普遍。在央视网进行的电信、联通反垄断调查中,“你觉得电信和联通是否存在垄断行为?”有91.17%的消费者认为存在。“您对您的宽带服务满意吗?”有47.07%的消费者认为不满意,因为费用偏高,还有33.24%的消费者也不满意,原因是网速不够理想。
$ {1 B/ m( [* _' B2 e- f
& V" L! O4 K* W8 i9 X! j+ V7 O( i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认为,解决目前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是增加互联网骨干运营商的数量,比如在现在电信和联通的基础上增加移动和广电,市场相对竞争就会自然对消费者降价,最终“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月租金往往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低”。
; X. [/ r" p5 [; ~+ \7 `
; l1 j" p( |- E& g0 M# ~$ b5 U虽然这次反垄断在一定意义上也将有利于消费者,但据记者了解,如果消费者提出反垄断举报,根据《反垄断法》目前可以向三个反垄断机构提出,它们分别是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
! l; Z# p7 @, D' }
3 P0 i5 v7 n5 Q1 {8 c; D但消费者反垄断存在举报和调查技术难度大等困难。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雁北就指出,因为《反垄断法》的实施专业性和复杂性很强,有时还需要大量的经济分析,对论据的要求也非常高。对于消费者举报来说,要提供相关的信息无疑需要研读法律、了解行业,才能找到漏洞。这都加大了消费者举报的难度。
5 g- Q: l* W" H7 b
; l. D$ c+ R) o在央视网有关“您认为这次反垄断调查将为中国宽带市场带来哪些变化?”的调查中,有39.08%的调查者认为运营商交过罚金后仍保持原状,26.29%的调查者认为上网费用和速度都将得到改善,还有29.36%的调查者认为竞争开放,将有更多运营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I$ S, W# C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