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导读]被冠以中国Quora光环的知乎在借助李开复为代表的IT意见领袖取得初步成功后,却遭遇着用户热情下降、优质内容难以持续和外在竞争等多方面的问题。3 ]& T$ M0 Y3 ^7 [* i m+ V3 R
$ y2 c' y M: v8 b3 ~7 G0 l2 w ?$ j8 ?) p9 z z/ L
知乎遭遇成长烦恼(腾讯科技配图) W: g% l5 I2 h5 ^" G0 }0 x
腾讯科技胡祥宝8月9日报道
. I; [$ {- l7 `: u8 b' w7 ]一家被冠以中国Quora光环、少有推广却已赢得口口相传的社交问答网站,在飞速发展一年半后,陷入内忧外患的成长烦恼;一个运营能力堪称优良的团队,却依然躲不过与生俱来的发展困境。这就是知乎网当前所面临的环境。
, U9 n" x" {& ]" [从内部讲,知乎的用户活跃度出现下降,高质量回答开始减少;在向更多领域拓展的路上,面临的运营压力逐渐凸显;弱关系链下如何提升用户粘性成为知乎的挑战。
3 _3 _6 m9 _' S! p3 K. Z( [7 ^1 {从外部看,今年6月新浪微博推出的社交问答微什么或将成为知乎又一块心病。目前微什么尚在内测中,带有社交元素和大量高端用户的新浪微博入局,会不会对知乎造成致命一击?8 P5 b' P, D0 A: Z# D( y
无人知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知乎正如少年维特一样陷入成长的烦恼。在内容质量与用户规模,小众领域和商业探索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中,少年知乎该如何前行?
7 \4 k# v) \/ {. s运营烦恼:优势难破IT圈用户热恋度渐失6 @0 G$ a5 Z2 ?$ m+ U8 g
知乎很招人喜欢。在上面抛出和某个产品、某个公司有相关的问题,该公司的产品经理、CEO、创始人都能回答。这是知乎用户的共同看法,当你想找到最专业的人或有一个很棒的问题,你会想到知乎。4 c i# C. @# c4 F/ x% w2 _: `3 }6 r
近一年来,凭借创新工场李开复(微博)等IT意见领袖的影响力,知乎推出后迅速聚拢高端用户,形成专业格调,用户达30万,媒体称誉其为资讯海洋中的珍贵浮标。& ]' m( J4 Z+ B. W G
虽然用户有口皆碑,但和所有创业者一样,在路上的知乎烦恼也随之而来。
+ P: M+ s6 v# [% _6 D1 M+ {2011年年中,知乎红极一时,当时李开复、洪波(微博)等业内人士基本每周都会在知乎上回答问题,而眼下,李开复在知乎的最新回答则停留在2个多月以前。从Alexa排名看,知乎用户UV和粘性在2011年年中达到高峰后一路下滑,整个网站的TrafficRank也呈现微降态势。
& K( b7 }/ t+ V3 F c6 U8 i$ H2 h7 J( L; e: R$ E/ Q
知乎在Alexa排名上的PV/UV趋势图(腾讯科技配图)$ a1 e: a1 S, F; n3 s
$ g/ U% ?5 D# R0 H: ^4 \$ _5 v
知乎在Alexa排名上的TrafficRank趋势图(腾讯科技配图), Z& Q, b! L1 o/ S3 V1 m& r. d! `, h
一位内部员工透露,知乎早期回答率在80%左右,现在则低于70%,而且高质量回答内容正在减少,用户不再狂热,一些早期用户甚至出现逃离。
! [3 `9 C8 F/ p" k7 ?9 h q现在知乎上内容同质化,充斥着大量不靠谱的问题和回答。很多专业回答都是一些伪大师论调,光说不练,徒有理论,长此以往,所谓的专业只会流于形式。一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产品经理如此说道。 E& i6 d* R0 O: O" _ O
除了内容质量问题外,团队运营能力成为知乎的另一个挑战。
" a6 o# ]( Q" Q/ ^) Q4 `0 ]& ~创业之初,知乎的话题仅局限在IT、商业等窄众群体。2011年12月,知乎推出领域功能,铺展到互联网、创业、科技、商业、社会人文、电影、图书、体育等更多分类。# n, i, A4 u. p6 {5 z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拓展并不算成功。有网友反映,在知乎的音乐电影图书这一领域中,同一个问答在热门问题区多次重复出现,这对用户体验无疑是巨大伤害,无论是算法还是人力的问题,都从侧面反映出知乎的运营不力。
$ q& v& h3 j0 ~! }& {
/ a# ^+ u7 N5 D9 z
9 A8 ], N% Y2 l; R9 V知乎音乐电影图书领域首页8月6日下午截图(腾讯科技配图) C3 X% `5 U4 ]- R2 W/ c& c( u
这印证了部分行业人士此前的担忧:知乎团队在IT圈拥有很强的资源和人脉优势,但扩大到其它领域后,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和资源体系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8 k3 U2 M' |' |
据了解,无论是知乎背靠的创新工场还是周源的团队(周曾在《IT经理世界》杂志社任3年记者,联合创始人成远曾是《商业价值》记者)都是多年混迹于IT江湖,这使得其在IT领域的优势明显大于其他领域。
$ W, P4 q, T/ {) `( k0 `: G( _3 W模式烦恼:精英之路与用户规模冲突商业梦想路漫漫' x$ j# E2 w; ]" v% C
知乎今日的用户和运营烦恼或许在诞生之时就已注定。2010年6月,问答模式的鼻祖Quora在美国正式闪亮登场,给此前低迷的问答市场带来一阵惊喜。! a6 ]+ x* t4 Z
因为帮助用户解决了搜索引擎难以胜任的高端复杂问题的问答,2010年,Quora估值已达8000万美元,两年后的2012年5月,Quora月独立访客达150万,获B轮融资5000万美元。3 p' V! q r4 p- v2 F
知乎正是借着Quora的热风于2011年年初在国内抢先推出。然而,无论是Quora还是知乎都面临着精英用户维持的难题和商业模式探索的困境。
( A) d* {0 U9 T2 i/ R9 U) X. Z对于知乎的快速崛起,一位问答类网站创始人告诉腾讯科技: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交问答的内容提供者,但真正能提供有质量内容的只能是少数。开始之初,知乎的模式新颖,回答者愿意尝鲜,又因为聚集一批IT、商业领域高端用户,对于提问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IT、商业领域的人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传播力,这使得其能在短时间内火热。但长久而言,高端人士时间和精力有限,高质量内容难以持久。+ L& I+ X3 Q+ r5 t# Z, ?- e
抛开对人类知识和经验系统性梳理和分享的理想不谈,作为一个创业团队,无论是知乎还是Quora都需要提升市场份额,最终给投资者和创业团队带来回报。
$ T& j+ J; L6 g" R) x H$ C要持续做大市场份额,就需要引入更多领域和用户,知乎拓展领域也有这样的考虑。但作为一个注重氛围和问答质量的问答社区,如何把握用户规模与氛围之间的平衡,成为考验知乎团队的重要问题。如果更多人参与,代价是内容质量与格调的降低,导致的结果可能是精英问答者的逃离。& N. v( j5 W& z% W7 Y2 X
知乎的领路人Quora也面临同样问题。据美国媒体报道,有分析师预测Quora将很快面对垃圾邮件和系统垃圾信息的挑战,这曾是雅虎知识堂(Yahoo!Answers)瘫痪的主要原因;等有一天它变得非常庞大时,这个网站将失去它现有的大部分魅力。' e# e. J) I2 v! I7 e
不仅如此,人们对社交问答的追逐能维持多久?经过一段时间后,成为锁定的小社区,话题重复,缺乏新血液,看似多元的社区很可能走向封闭。
7 R% A7 n: h% A( M从实用性来讲,Quora的一些答案可有可无,也不那么有趣。弱关系下,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难以获得高效的回答,加上尝鲜的人群没有足够的忠诚度,他们也并不愿意为此支付费用。上述分析师说,社交问答网站商业模式的遥遥无期让创业者们倍感压力。7 \# G% |3 |( p. d
一位海外媒体观察人士曾发表文章称,社交问答的商业模式不应该建立在规模的基础上。只要能聚集起小部分精英,这个社区就会有极大的价值,但一旦社区中的闲杂用户比例过高,其价值就大打折扣。它可能会变成用户短期追逐的时尚玩意儿,但不是一个趋势。当用户的兴奋感逐渐消失,难以找到商业模式的社交问答网站最终将陷入衰退,甚至跌入死亡低谷。) H1 S' [3 M# X: y
外在烦恼:微博携大量用户入局先发优势能否持续?
. l1 h) O! r1 m' E5 f1 J5 p知乎的烦恼不仅来源于内部运营压力和商业模式困境,外部的对手迅速杀入这一领域,让暂时走在前列的知乎绷紧神经。
0 h8 E2 M+ t+ S; l* k+ S2011年5月,继盛大员工创办问答网站米饭后,百度新知也切入知乎的问答领地,而之前人人网旗下的商务社交网站经纬也早已推出问答服务。目前来看,这些对知乎并不构成威胁,众多对手中,最后入局的新浪微博可能才是知乎的最大对手。. U5 `( t7 H9 {- v3 P! Y
没想到新浪微博切入如此之快!一个问答类创意或将被新浪扼杀!2012年7月,当新浪微博加速内测问答社区微什么时,有观察人士发出如此感慨。7 |2 y# G; S v* ]* _4 W C
2005年,随着新浪爱问推出,新浪已经在问答领域撒下棋子,多年踌躇不前之际,此番可谓借微博卷土重来。曾经号称要挑战门户网站的博客中国,就在发展即将迎来爆发之际遭遇新浪博客截杀,最终陨落。知乎会成为下一个吗?# O& b2 G' \* i, o3 _; }, L7 `
在知乎上,这一问题被广泛讨论。众多观点大致分为两派:
6 y9 E# B, q/ _, G! D1 ~7 N第一派,威胁论。长远来看,微什么会从侧面对知乎产生影响。新浪微博有现成的众多高端核心人物资源,普通用户基数较大,问答可人人参与,微什么的出现可能夺走知乎上大量非知识性问答的用户。持此观点的人士认为,微博和社会化问答网站都属于兴趣导向,微博涵盖了社会化问答功能,有了长微博,就能够更充分的表达、回答和交流。知乎通过专业的意见领袖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而以名人效应带动产品,则是新浪最为擅长的手法,僵持战中必将对知乎形成威胁。
; ~5 x, {$ n* s, F @相反的一派则认为,仅凭用户群和社交元素,新浪微什么难以对冲击知乎。
* u( W* a4 l" i1 J) }3 m8 V他们的理由是:知乎是一个有着精英氛围的社区,营造的是认真、严肃的回答,对专业性的需求较好,对运营能力要求较高。新浪微博让用户养成的是快餐模式,很难沉淀下优良的答案。如果新浪微博一手搞偏生活领域的问答,一手通过加V用户走知乎的专业高端路线,两种不同格调的产品很难融入,用户也容易分裂。3 Q: Z9 |/ x( Q j7 d3 n5 E
在他们看来,新浪微什么未来将更多偏重大而全的生活领域,对知乎不会形成杀伤力,反而可能是分流百度知道的部分用户。4 R7 ]- B8 C% p
另有行业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此番新浪推出微什么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问答,而在于反哺微博,眼下,新浪微博的大量精英的热情正逐渐减退,问答是一个刺激这些高端用户的产品,让其重温指点江山的感觉,最终把他们继续留存在微博之中。
( g6 a' O% L- X& T2 a截稿前,腾讯科技登陆发现,新浪微什么中内容质量还远不及知乎。值得一提的是,新浪微博应用拓展半死不活的案例颇多,如分类聚合社区、微群、私信聊天、微博商城等,同样的战术指导下,微什么要获得成功并非易事。
6 M" Y4 k% h" |$ N- {但无论结局如何,潜在威胁已经出现,知乎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 {" D3 |" g! j. F: l% g我们还在调整,不断的试错。面对这些问题,知乎CEO周源很坦然。他说,知乎还处在发展的求索路上,它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希望它能化解暂时的烦恼,在解决别人问题的同时成功为自己找到答案。
0 r5 `) q+ z/ B1 n, Z& E# ?6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