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家版权局日前发出通知,公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草案文本和关于草案的简要说明。通知同时公布了社会公众提出意见的途径和方式。
9 x, d6 ?$ g% Y6 M" ~& E0 L) E
( n" Y% B- {4 G3 ]0 W9 {! u* |; r 去年7月13日,国家版权局在京举行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启动会议暨专家聘任仪式”,标志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正式启动。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国家版权局邀请社会各界包括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产业界、专家学者等近200家单位和个人就《著作权法》修订工作提出意见。随后,国家版权局专门委托了著作权领域影响力较大的三家教学科研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分别起草《著作权法》修订专家建议稿。 [ O" s7 S I
# q' ^ L& d: @* a1 r 此次公布的修改草案共八章、八十八条,新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根据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在现行著作权法中增加了必要内容,如作者的出租权、表演者出租权、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等。一些业界反复呼吁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的,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初步达成共识的内容,也首次写入修改草案中,如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延伸性集体管理、实用艺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广播权的界定、视听作品归属、职务作品归属、著作权专有许可和转让登记、著作权纠纷行政调解等。
. @ t3 K. X' c+ H1 y
' ^2 I6 V* z4 t# _4 u$ a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期为今年4月30日,在此之前,社会各界均可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
7 V7 N9 f+ N4 x- ]& {: H! _: ]
4 k7 S6 K4 |1 C4 I* ?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一经公布就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业界专家认为,新增加的一些内容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但也有相关专家认为,修改草案还不是很成熟,尚存在着一些显见的问题,将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争议。, z7 b! F" j% k* A @2 Q9 g
1 z$ I% o! h* ` 新闻链接" h, a( y/ Y1 M- r8 R; \
) v, ~7 F2 g6 x4 V
《著作权法》 m1 ?+ I, V5 N( i, G5 K
; t2 k$ E8 z8 D) U G( H
大事记
2 F9 \' i! S0 }4 L @/ Q1 b5 d- f# Z& Z5 ~! B8 Z
1990年9月7日,《著作权法》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3 h6 g2 @+ e4 h, k1 `0 h
6 w4 z [$ i8 X0 u 2001年10月27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对1990年《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著作权法》由原来的六章、五十六条变更为六章、六十条。# d& I$ @4 S' x, M, d3 j
6 F+ S- \* m% x, J7 V7 G 2010年2月26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并根据执行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案裁决的现实需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并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正涉及两个条款,修正后的《著作权法》共六章、六十一条。. o( f f' R ]5 t0 V( B
- k3 O j1 x+ g" z5 ? 2011年7月13日,《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在京正式启动。
, Q; k, A+ h% C; ~+ e+ J8 [
) Z1 L8 \; X4 }5 N$ s 专家观点
" s( _$ V) z8 z; U/ V/ Q6 R1 o1 B4 f1 ?2 J5 ?" L
■突破. e1 v( E# b$ T
" t- E, L X7 j" C! a4 } 法定赔偿额提高到100万元
" ~- b' q4 M* P2 u( L$ |! s) m6 l9 o( ^" B) ?
借鉴《专利法》的规定,此次公布的修改草案将法定赔偿额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被业界认为是本次修法的重大突破。
; D- E2 q5 Z; g( L! D# @! n( B% u3 z/ @/ @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近年来,网络侵权盗版比较严重,尤其是资源分享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等侵权获得的收益很高,如果不及时打击,容易造成损害扩大。“依照现行法律,法定赔偿50万元,权利人几乎无法得到赔偿,或者通过诉讼获得的赔偿数额很低,根本不足以弥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更不足以弥补维权成本,也不能撼动侵权盗版企业,不能遏制或打击侵权盗版的继续蔓延和扩大。”# j s' F3 M: r4 s& Y0 [9 h& g4 C
4 v- U- o1 U2 i. l: M# O 草案还规定,当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确定时,参照通常的权利交易费用的合理倍数。张洪波分析说,这也打破了原来的“填平”原则,有点惩罚性赔偿的意思。此外,对于两次以上故意侵权的增加了1至3倍的惩罚性赔偿规定。张洪波说:“‘惩罚性’原则的规定,将会对各种侵权盗版违法犯罪行为产生更大的震慑作用,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版权作品依法正常流转和传播,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Y4 k9 Y8 }3 f4 s1 o" s; H
9 R- `3 I6 M( |- e ■亮点
4 x- j/ ^% f2 o; q2 A
( O6 P N6 _+ U3 q E3 Y5 a “追续权”保障艺术家收益
: t% ?+ y: ^4 d6 t6 ]8 Z4 x. Q+ x" @- [
修改草案的第11条,关于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新增了追续权。其中提到,“追续权即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作家、作曲家的手稿首次转让后,作者或者其继承人、受遗赠人对该原件或者手稿的每一次转售享有分享收益的权利,追续权不得转让或者放弃。”
/ Z$ [5 {" s' m$ W( c. f
6 r' f1 S; S* a2 H) n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张今举例说,比如美术作品首次拍卖时,其真正价值也许没有从价格中得以体现,而更多是作者成名后甚至是去世以后,才不断增值。
' b( j8 g! G" v* [2 N5 c% O: {3 h: g6 t; o+ b w
张今认为,美术作品、作家手稿等往往是在市场中流通后才有增值,但是没有创作就没有流通,作者的创作是繁荣文化,促进市场流通的一个源泉,因此其权利应该得到保护。
9 x: [) @' \3 Q; u
) H2 @( H0 \+ j4 h/ J ■热议
' X+ s1 _# n ~8 |: k- ~ L9 c
5 h% o+ Z' ]4 M% v2 J 延伸管理让作者“被代表”?
+ Z9 U, w( x3 i2 n* c2 C$ S% h6 N3 Q- E7 A, \/ H6 Q
在此次公布的草案中,新引入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延伸集体管理制度,这也是相关人士争论较多的地方。; `$ j. Y% Y) w; B
* x) ^& L& y2 O7 X- F0 c1 u. u5 [ 据张今解释,所谓延伸集体管理,就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把对会员的管理延伸到了非会员,一些非会员作品被使用者使用,但是使用者要找到这些作者有困难。5 Y- C& S+ K9 x- q% b
, d2 v. Q. R) M 张今认为,在作品使用过程中,因为使用者和作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通,如果完全按照“先授权后使用”并不现实,“延伸管理既促进作品的使用率,也是对权利人的利益保护。”. x; r! ^% h9 a5 G
3 Q" z" R% j/ t7 c7 @
但上海天闻律师事务所孙黎卿律师表示,全新增加的这一内容,让他对集体管理组织权利的扩大有所担心。还有网友认为,延伸集体管理让所有作者都被组织强制代表了。& G4 a# [. g' a
% ~+ I6 o B I" I }. r 对此,张洪波认为,延伸集体管理的具体规定由guo wu yuan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要相信集体管理组织会依法运作,不会简单的大包大揽,不是网络上个别人担心的集体管理组织会放开量授权和收钱,不允许作者自己、经纪人、代理人的存在。”3 E0 @# V" E( v. F! `/ U
3 u3 C. l4 d- d- C
■争论$ ^" W1 \$ j! Y! O8 b
9 {$ x+ L' B0 y* U3 R& f; G 网站无义务审查盗版内容?
( O3 o0 u2 E2 P5 r1 _: z% l% T. a9 W& j9 N+ F7 e* s1 F' c, M6 |4 E
在草案的第68条中提到,“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时,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尽管该条款随后提到,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被告知的前提下,有删除等义务,如不执行,将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等内容,但有关专家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信息审查义务”的表述,提出了不同意见。# H2 h/ k1 e+ [ Z2 ~
) E+ @5 k3 h4 v# m; q8 d3 ]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修改草案强调了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网络用户提供的是“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这里面以非穷尽式例举规定了‘单纯网络技术服务’,具有合理性,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商是无法进行内容审查的,所以免除其义务。”
3 E1 ]8 P4 {* x+ u3 {* S k, ~ n- s% o M: u
但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丛立先认为此款还有不足,应该作如下补正:“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或者链接等单纯网络技术服务,未提供作品内容服务,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作品内容审查义务”。他认为,“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以技术服务为幌子,逃避其应该承担的作品内容审查义务。”: J1 @- | h' Z I# ~& n2 z
" @' ]: y/ U d, W6 A)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