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借着摩擦出来的火花,在刺耳的摩擦声中依稀可以看到一排排装满螺丝的机械手将一个个金属框摩擦得闪着寒光。金属框作为iPhone4外壳的一部分,正通过流水线组装成成品从深圳龙华富士康运往世界各地。这些不需要灯光和空气,没有感情,最重要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机械手臂正被郭台铭作为跨越中国制造的赌注。% }; t5 L# J4 W+ @2 C5 m
: r7 T3 r6 n/ f+ N, \作为富士康的总裁,他管理着全球最为庞大的代工队伍,刚刚通过内迁完成了中国制造的大陆布局,但在劳动力短缺和工人成本上涨等压力下,这次他被迫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提前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代工日不落帝国,在短期内弥补用工空缺并逐渐摆脱对不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而实现全球交货的代工版图。0 ?6 r, c( _: p
) _( D; ^6 W7 ^8 p一直以来,中国制造都以低廉的人工取胜,代工巨头比亚迪就是以人工替代机器工作而成功。现在,富士康作为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正通过配备机器人来提高资金和劳动力的组合配置比例,向西方工业生产模式靠拢。以人工替代机器的时代正在过去,现在是用更多的机器来武装人。0 `3 |6 c1 Q5 m4 u7 C
% R5 j' w, e# K" ?5 c) _: b! Z: N
100万台机器人
6 H' ~: p: M4 U0 l3 W
4 [+ y H I6 z8 \* |0 A" b11月19日,染着时尚黄色头发的郭台铭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r7 @" }5 n. P* I& g# T/ [8 \
0 J8 {. Z$ E% A+ t8 S1 \这是郭台铭首次明确了富士康的机器人战略目标,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6个园区的几十万名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尽管三个月前,郭台铭就已声称未来3年投资至少1000亿元,引入100万台“机器人”,但当时更多人觉得这是个玩笑。
: c$ U$ H9 ~2 w' M& _# o* l4 n# R% \* f% R. `6 X" w a$ ~
作为代工的主要成本,人力资本的剧烈消耗让富士康产生了用机器来替代人的冲动。在过去的10年间,富士康充分利用了中国从高收入国家取得高质量设计然后将其转变为廉价量产品的能力,通过120多万人的代工队伍将富士康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其中仅中国大陆就有超过100万的工人。
3 |+ y. t! r- V3 [& V9 e
5 ?0 e# \+ l4 ~- R# o事实上,富士康早已为机器人计划有过准备。公开信息显示,富士康的SHZBG鸿超准产品事业群已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产品处,近两年也在全国各地招聘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 E: I7 {* p+ U" z* z
5 F; s; e2 Z' T8 \“和一年前的两次大幅加薪一样,这次郭总发布的机器人计划我们内部完全不知情。不过郭总所指的机器人,应该绝大部分是机械臂和少部分的低智能化机器人”,富士康内部人士称,目前富士康在应用的1万台机器人绝大部分也是机械臂。
- {% q5 k% w5 `- J% `% ]0 |5 r2 h% |7 ~( w3 x7 B9 d2 |: I7 T' \
如果说一年前富士康的大规模内迁是为了应对跳楼事件和加薪的影响,借机完成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这次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被认为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新跨越,同时也是新挑战。
0 f6 z# ?. ]+ ?0 A( r, s, [5 X5 I0 ~
“如果机器人计划实施成功,富士康将突破对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实现全球化布局”,富士康一位具有国际经验的台籍人士表示,物流是代工企业另外的一块重要成本,全球化布局能大幅降低富士康的成本,富士康这次大额投资巴西就是为了压缩到美国的物流成本。
3 h# j6 U4 c7 J9 x5 M* N# J% {% \/ p( w: i3 N0 P$ ]$ k( W! R8 i
被迫推到台前* ^1 a5 y$ H8 v* V# T+ L
( I+ [+ A0 d) ~: v+ J在富士康内部,机器人计划并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甚至连富士康的员工在巨大的机器人声势下也没有感受到机器人带来的失业威胁。“我觉得这更像是郭总激情爆发的演讲,我看不到处于产业前沿的富士康发展机器人的内发动力在哪里。”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评价。
' n4 k% p/ ~! R8 S
d# H0 Z5 @9 P8 v) L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机械臂每个成本在十万元人民币以上,机器人的成本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简单地看,机械臂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其工作时间是工人的三倍。机械臂的成本相当于雇用三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目前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年薪约为3万~4万元),这样一个机械臂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第二年就可以创造大量的利润了。
. v4 Y, N# e8 ~5 v% d j' c6 X3 J& X
& w7 i" j! _+ i6 J. Z) v0 ]不过,这些不需要灯光和空气,也不需要感情的机器人,实际性价比可能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机械臂,维护成本非常高,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到按周来计算和对精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完一个产品后原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和机器人需要重新调试,基本就等于报废了。机器人取得成本和技术的突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短期内根本不现实”,富士康的一位台籍中层称,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组装,机器人实际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比如说iPhone4上组装的螺丝,机器人很难保持这么高的精度,只要没对准,iPhone4和机器人都将报废。”
/ X. x5 |4 K2 {' m4 K& M/ J! Y
) |+ L8 x2 d% L- g相比富士康的经济成本问题,富士康的上述内部人士认为,机器人引起的失业社会问题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富士康如果一裁员必然引发劳工组织的关注而重新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V( r4 x v& T6 G& D
# O/ W9 [% y1 c, D- z郭台铭,从一个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的小厂老板做到代工行业老大,被认为是站在制造业前沿最具智慧的人。+ j* t( L7 A8 ~5 w& M; @+ O
* r' N: E$ d* \
“100万台机器人战略肯定是豪赌,但可能也是无奈。”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富士康在内地开出了非常有竞争力的工资,但在郑州等地的工厂都出现招不到人的现象。现在的90后大都认为,反正都是打工为什么不去沿海。
) L! x; Q4 o3 y! e. T) j. Q7 E$ _$ R# Q% Z0 @
富士康在郑州目前仅有5万人,远低于其产能规划,在成都等地情况也大幅低于预期。而规模一直是代工企业在低利润环境下生存的重要推动力量。
G/ h+ t) l) o- e5 y1 Y- _0 b% q, [5 l, g* F" a! g5 X
上述富士康台籍人士称,富士康深圳的工人成本比美国人力成本最低的州只便宜了40%左右,工资在一般消费电子的成本中占比约为30%,再考虑到物流成本,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只有不到10%。关键是,中国的劳动力工资还在不断上涨。
' z* M2 M, R, J3 u8 ]% N" g" {$ W$ p) ^/ Q
富士康宣布120亿美元投资巴西也是为了大幅压缩到美国本土的物流成本,这一投资额接近富士康过去一年多内迁投资额的总和。- D; y5 U: ~+ l) S8 C
( T ]; ^: M# M) f- n! f推出机器人计划这个决定之前,富士康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寒意。“富士康成本控制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严控出差,而且很多地方只能坐火车。”富士康内部人士表示。' Z* k" k4 ]# d+ z7 |
* u) _& O2 x, u" x/ |/ A9 A O* Q5 W
富士康2010年员工成本总计5.65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6.5%,2010年净亏损达2.183亿美元。即使受益于近年来苹果产品的井喷,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富士康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 f# ~) d7 A3 K" n/ E/ U
2 \- \7 z9 P [1 M3 W, C成本均衡年代- j, S! N+ E- [
/ q3 m r2 i# x" t6 t1 f( h
为了应对一年前的跳楼事件的批评,富士康提高了工资并向内地搬迁来抵消成本。富士康准备推出机器人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这更像西方工业的生产模式。* F6 b# ^6 S4 O) F
6 i1 m- f- o! P8 m波士顿咨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和美国工人相对价高的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的净劳动力成本将与美国相当。
2 @: z( G: v3 S x3 {
! g& D7 C) a! O5 s# G. x. O2 y作为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人力成本升高后,已面临两难境地: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与西方相比没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采用则只能眼看着代工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转移。
/ h5 X* e1 R. e0 V; H: H- f9 A0 W5 ^
4 q: l- r2 m+ I7 | r8 q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在人力成本的推动下,中国以代工为代表的制造业已经进入成本均衡年代,利润已降无可降。“以前来料加工(EMS)的单子,你出一毛我出九分,现在大家都不降价了,只能拼技术保障。”
( Z$ d, V9 M z9 d( ^ R
3 B6 z- ]. ^$ c2 P K富士康只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中国制造目前的困境是实业空心化,大量游离实业的游资推高了原材料价格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推动了人力成本的上涨,人力成本上涨后更多的企业没有利润将导致更多的资金从实业中撤离。”太和投资负责人王亮称。8 `% t# T) C. u Q
( X2 g! k' d$ r0 E$ t; Z' Q
作为与机器人自动化生存出路对应另外一极,更多的中国制造的重心流失到了人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南美等地。2 `& C* h6 n9 | ]* O0 {; S) t
# f2 z4 k s# j. b目前郭台铭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在郭台铭11月19日明确了机器人计划的同时,也再次明确了巴西1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而在越南和印度的工厂富士康早已开始布局。在此之前,笔记本代工第二大巨头台湾仁宝在巴西工厂早已开始运作,另外一位代工巨头台湾胜华科技等也早已开始了在越南等地的部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