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19|回复: 0

南科大1名学生写公开信恳求教育部给其4年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8 日 16: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5 F: O" m6 y' b) i
/ Y4 H$ K$ {" T% A5 I7 x/ Z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记者从多方了解到,南方科技大学教改实验班有多名同学请假未到学校,45名学生最终没有一人走进考场参加考试,学校准备的两个考场也被迫取消。, G) ~0 \, n/ c4 e" G( b
  这一消息,也得到了正在外地出差的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的确认。" Q  P) C, g( ]& O% i+ S/ o( U# Y
  南科大学生不参加高考,事实上早有端倪。6月4日,端午假期的第一天,记者探访位于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的南方科技大学时,就发现里面显得格外安静,偶尔有学生回来,保安也会仔细核对身份后才让他们进去。
; M) _6 h4 Y+ i  这一天,在校门外,炙热的阳光下,几位从外地专程赶来的记者还在守候。然而,在保安的严密“监视”下,他们已经很难有机会进入学校采访了。
4 O1 C- ?* K  o  今年3月,筹建4年仍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资格的南科大宣布“自授文凭”,并自主招收了45名学生入校学习。此后一段时间,南科大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校方也极少再约媒体入校采访。据称,这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 ^% s$ T; h; C& D  尽管如此,有关南科大的信息仍时时牵动公众的神经。5月以来,南科大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
7 N8 G1 q; b2 y3 q  5月初,深圳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面向国内公开选拔2名正局级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此举一出,即遭广泛质疑,许多声音认为这与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的努力背道而驰。* {' N. x0 w; K+ M  q. U% R% t
  5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这意味着,已在南科大就读的45名学生必须回到高考制度规则下。教育部的此番表态,再次激起了外界对南科大命运的揣测。, W" T' H. I5 c! T( X8 k
  5月30日,一位网名为“南方科大私房博客”的博主在网上发表了一封题为《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人们》的公开信:“现在,我们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教育部提出我们必须要高考,回到高考的体制下去……教育部作出的这项决定,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难以接受的。”9 y" c, ^: @/ n6 q2 F" B" F# J
  这封公开信,被外界解读为南科大学生拒绝参加高考的集体表态。# ]5 H! L0 p7 p' O
  我们是教育改革的“小白鼠”
# Z" I! I! n" [+ i3 A7 e5 |' a  按照约好的时间,4日下午两点,南科大首期教改实验班学生小李和中国青年报记者见面。这个男生,正是这封公开信的作者。5 [/ A$ T+ L% I* m$ D
  走出校门,他先是与几位“熟悉”的记者打了个招呼,还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教学楼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布置好的考场,就在3楼的两间教室里。不过,他很肯定地说,高考时,他的同学都不会出现在考场内。
1 W( f8 u  V+ A' |, ?  来南科大之前,小李在山东老家的一所重点中学的“省招班”里读书,学习成绩排在班里前十名之内。课余时间,他担任校报的记者,还是学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平时最喜欢的是读报和上网。; V! K; ^: d, E0 {& \8 b0 Q% Y
  “如果不是来南科大,我现在也正在备战高考。”小李告诉记者,他曾经的目标是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大学。3 ~8 o1 A) t3 C! H$ D: j2 M, C; Q
  今年2月,小李从网上看到南科大招生的消息,在父亲的陪同下,他来到深圳,经过几轮面试、笔试及心理测试后,小李成为南科大首个教改实验班45名学生中的一员。经与南科大老师的深入交流,父亲也成为他这次选择的坚定支持者。小李告诉记者,他的同学里,不少学生的父母在教育系统,有的还是高校教师。
7 R: w6 D( j. E9 n" A  开学三个月来,小李对学校的教授和课程设置都很满意,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学期,学校开设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普通物理、英语、国学、社会学等八门课程,任课的老师都是名教授。课程内容堪称完美,更让他喜欢的是老师授课的方式,比如英语课,外教通常会提前一周给出题目,然后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逐一上台演讲,老师则从十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打分并给出意见。“有时候,上一堂课请的是外面的专家做讲座,下一堂课就变成了大家对专家的批判会。”小李笑着说。; {7 b8 x4 ^5 ^( z2 g
  晚上,老师常常会呆在一楼的“书院”里,同学们有疑问的话随时可以下来求教。布置的作业大都是“项目式”的,更像是写论文,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完成。平时阅读的材料很多是从《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文章里截取下来的。/ [6 X0 E3 d6 F3 K* ?; A3 t) ?
  虽然有时候也会考个“稀里哗啦”,但小李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 c) Y/ C# g, |. K0 g- V  小李还告诉记者,在入学之前,同学和家长都知道来这里只能拿到南科大的文凭,“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能学到真本事,我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未来。如果因为没有文凭无法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那我还可以做个高科技领域里的企业家,或去社会领域做NGO,甚至可以到你们报社去做评论员啊!”* e* T) {8 R# x, m
  在公开信里,小李称他和同学是“小白鼠”,是怀着一颗“实验”的心态来到南科大的。
. x# T, {- b5 q: Y% t1 ~6 E  能给我们4年时间吗?7 w( G- u6 u! F8 {# }$ m  R! N
  由于学业紧张,来到南科大这几个月,小李很少到校外去。在埋头学习的同时,他也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发展。' {% ]" `5 b, v" c1 U' K. u
  他告诉记者,在发表这封公开信之前,学校已经开过两次会议,通知他们参加今年的高考,校方还告诉他们,考试只是走个形式,只要在考卷上签个名,哪怕得零分都行,对同学们不会有任何影响,他们仍然是南科大的学生。校方还强调说,参加高考,对学校的发展和同学们的未来都有好处。. t$ N+ J% F$ C7 K
  考虑了很久,5月30日,小李把他早已写好的这封公开信放在了自己的博客上。
& b9 J8 {& D( L" `+ v  “从表面上来看,参加高考可能对我们是好事,有可能因此获得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南科大自己打自己一个耳光,而且很响,会严重损害学校的公信力。”谈到写这封公开信的初衷,小李说,他并不是想给学校、校长添麻烦,而是觉得在这个时候,应该有这样的声音出现。
& Y! g& v. l8 [: o2 Q7 H1 t! O  “南科大一开始就打出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口号,这也是学校的特色和努力方向,更是45名同学共同的价值观。而现在,让我们参加高考的要求,无疑是把南科大拉回到高考的体制内去。”在文章中,小李写道。
2 q; M& n# I0 A: @0 b1 Y* f  “我写这封信的目的不是对抗,更不是反对高考制度,而是一种对话的姿态,是在恳求,希望教育部门能把改革的门缝开得大一点,给我们4年的时间,让我们用成绩来证明,看南科大在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能不能取得突破。”
9 A2 w$ ]5 C. i  公开信发表以后,有网友质疑说,如果南科大的学生连高考都不敢参加,还有什么能力做出更大成绩呢?对此,小李也坦言,在南科大这几个月的学习,让他们早已适应了用项目的方式完成学业,高中的一些知识都已经忘掉,也确实没法去考了。
2 ~" ], P3 E% W# c  公开信发表后,有媒体解读说,这是南科大学生的集体声音。“其实不是,这就是我一个人的思考。”小李告诉记者,虽然校方通知参加高考,但同学们大多表示不会参加校方安排的考试。3 P7 S" c& P5 w# {& K; Q
  “高考前,正赶上端午节放假,很多同学都回家去了,不知道7号考试时,有多少同学能回来,即使回来了,考试的当天还有微积分课要上,要是缺了一节课,得花很大力气才能补回来。”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一个学生参加了高考。* |9 u& L& a# U2 _) J& w" }! O! H7 L/ l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坦言,学校确实接到了行政部门下发的文件,他虽据理力争,但无法阻止,也不能让学校出面抵制,只能让学生自己选择。为了回避,这一段时间他甚至都不在学校里。; C- r8 K+ J3 T5 ^: i- V, I
  对于学生发表的公开信,朱清时说,他最受鼓舞的就是这点,他没想到学生能想得那么清楚、透彻,那么有勇气。
! ]7 v% p6 L1 w/ O4 J, x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南科大改革最大的风险在于蜕变成一所传统学校。在其办学过程中,应该警惕的是所有曾经发生在传统公办大学的落后做法再一次被强加到南科大身上。# m4 g! ^! @6 P$ F
  《新华每日电讯》的一则评论认为,位于深圳的南科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的深圳特区改革。深圳特区改革的成功正在于没有遵循一些旧制度、旧规则,打破了坛坛罐罐,探索出了真正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制度、新法规。相对于当年深圳的改革,南科大教改只是“小巫”,风险小得多,全国有1000多所高校,南科大只是其中一所,以中国之大,为何容不下一块小小的教改“实验田”?为何不能放手让南科大闯一闯、试一试?
% h' P! G/ L- i* a3 @6 {* ?2 ^  小李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南科大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他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甚至幻想若干年后,他们这批“小白鼠”中,有人获得了国际性的科技创新大奖,走上台领奖时,胸前醒目地别着一枚南科大的校徽。% D+ d  X. _3 o# D% ]5 m" k% e4 Y9 ^
  本报深圳6月7日电( j# R6 K3 n7 M1 Y" I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9 ^; Z1 {) e  O+ r1 U! Y: H' z! j$ H% a' X9 F! p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7 月 25 日 09:50 , Processed in 0.0202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